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-何育真
姓名 |
何育真 |
![]() |
現職 |
國立臺東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兼音樂學系系主任 |
|
學歷 |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教育博士 |
|
專長 |
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、奧福教學法、藝術領域教材教法、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、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藝術領域教學、表演藝術、音樂教育哲學、音樂教育心理學、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法、音樂研究法 | |
|
flora201808@gmail.com |
|
|
經歷
‧ |
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(總綱)國民中、小學階段種子講師培訓之評核委員 |
‧ |
教育部「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」音樂學科之諮詢委員 |
‧ |
教育部「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跨領域美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」之諮詢委員 |
‧ |
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(總綱)國民中、小學階段認證之種子講師 |
‧ |
教育部「國中、國小音樂班專門課程教學與評量:促進國民中、小學藝術才能班優質發展專案計畫」音樂類實務推動小組之諮詢委員與撰稿委員 |
‧ |
教育部補助直轄市及縣(市)政府辦理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之審查委員 |
‧ |
教育部「研修109-113年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(草案)計畫」東區「藝術教育政策藍圖之諮詢委員 |
‧ |
教育部「藝術與人文領域」六年級、九年級基本素養指標之編撰委員 |
‧ |
《藝術教育研究期刊》(TSSCI)論文之審查委員 |
‧ |
國家教育研究院美感教育專書《文化.身體.樂遊:學校/社區本位 的美感教育實踐》之審查委員與諮詢委員 |
‧ |
國家教育研究院「高中職海洋教育補充教材之發展研究諮詢會」音樂科之審查委員與諮詢委員 |
‧ |
全國音樂系入學術科大考之評審委員 |
‧ |
全國藝術才能班課程與教學論壇:『潛適藝才』圓桌論壇:藝教有方-潛能評估探討、『華.翔.藝』「藝教有方-藝才課程與教學動動腦」、 『議.藝.意』「教學實務工作坊」音樂組之與談人與講評人 |
‧ |
慈濟基金會「慈濟人文藝術教育課本編纂」之諮詢委員 |
‧ |
國小教師甄試「藝術與人文音樂科」之命題與釋義委員 |
‧ |
縣市公立國民小學音樂教師甄選之甄選委員 |
‧ |
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幼兒保育科課程之審查委員 |
‧ |
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師升等之審查委員 |
‧ |
黎明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師升等之審查委員 |
‧ |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音樂教師之甄選委員 |
‧ |
南一生活教科書(藝術與人文領域)之編撰委員 |
‧ |
國立新竹教育大學「音樂與健康促進」國際研討會議程委員會委員及論文審查委員 |
‧ |
縣市學生音樂比賽同聲合唱暨鄉土歌謠比賽之評審委員 |
‧ |
縣市國中小校長、主任之遴選委員 |
‧ |
南投縣政府教育處國民中、小學藝術才能音樂班招生測驗之審查委員 |
‧ |
新北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音樂資優課程方案之審查委員、專家學者講座 |
‧ |
新北市藝術才能資賦音樂班招生暨鑑定之評審委員 |
‧ |
基隆市藝術才能音樂班招生暨鑑定之諮詢委員、課程審查委員、專家學者講座 |
‧ |
基隆市國中、小藝術才能音樂班精進計畫之審查委員 |
‧ |
基隆市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之推動小組評核委員 |
‧ |
臺東縣政府文化處<下鄉巡迴演唱會>之審查委員 |
‧ |
臺東縣政府文化處<藝術下鄉巡演活動>之評選委員 |
‧ |
臺東縣政府文化處<表演藝術活動>申請之審查委員 |
‧ |
海峽兩岸教師才藝大賽鋼琴組之評審委員 |
‧ |
國立臺東大學學務處心理輔導組組長 |
‧ |
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|
‧ |
國立臺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|
‧ |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兼任副教授 |
‧ |
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|
‧ |
國立臺東大學音樂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|
‧ |
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|
‧ |
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兼任講師 |
‧ |
國小專任音樂教師、藝術才能音樂班音樂教育組長、英語教師 |
學術著作目錄
一、期刊論文
年 度 |
說 明 |
2021 |
何育真(2021)。資訊教育議題融入國小藝術領域音樂節奏教學之研究。 關渡音樂學刊,33, 25-65。 |
2019 |
潘志煌、何育真(2019)。十二年國教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實踐之個案分析: 以一所國小參與前導學校協作計畫為例。課程研究,14(2), 1-30。 |
2018 |
何育真(2018)。臺灣中小學音樂課程目標變革之批判論述分析。關渡音樂學刊,28,83-131 |
2017 |
何育真(2017)。深度休閒之「動態圖像」音樂欣賞教學研究—以美感教育目標導向之音樂通識課程為例。休閒與社會研究, 16,35-66。 |
2017 |
蘇郁惠、何育真、鄭逸如、陳恆順(2017)。「預期演奏焦慮量表」及 「臨場演奏焦慮量表」之編製研究。測驗學刊,64(3), 207-235。(TSSCI) |
2015 |
何育真(2015)。迎接美力新時代-增能美感教育的思維與實踐,台灣教育,693 ,頁21-27。 |
2014 |
何育真(2014)。從Bennett Reimer的「美學論」談美感教育的生活實踐,慈濟通識教育學刊, 9,頁57-73 。 |
2013 |
何育真(2013)。Reimer 及 Elliott 音樂教育哲學再探究:批判教育學的觀點,藝術教育研究, 26,頁37-79。(TSSCI) |
二、專書
年 度 |
說 明 |
2018 |
何育真(2018)。國小生活教科書。臺北市:南一書局。 |
2009 |
何育真(2009)。B. Reimer「美感教育」與D. J. Elliott「實踐哲學」立論分析之研究。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(未出版)。 |
三、研討會論文
(一)國際研討會論文
年 度 |
說 明 |
2013 |
Mei-Ju Su 1、Yu-Chen Ho2、Yu-Yao Wu3、Yu-Huei Su* (2013). A Study of Coping Strategies to Anticipatory Performance Anxiety for College Music Major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.In the 31st annualsymposium on medical problems of performing artists. Snowmass, Colorado. |
2011 |
Yu-Chen Ho (2011.7.16). The Application of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on music education—Base on the argumentation of B. Reimer’s aesthetic education. In the 8th Asia-Pacific Symposium on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 ISME Asia-Pacific Regional Conference. Taipei, Taiwan. |
2007 |
Yu-Chen Ho(2007.7.26).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“Arts and Humanities” education in Taiwan : Based on the MEAE theory of Reimer. In the 6thAsia-Pacific Symposium on Music EducationResearch ISME Asia-Pacific Regional Conference. Bangkok, Thailand. |
(二)國內研討會論文
年 度 |
說 明 |
2022 |
何育真(2022)。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方案之規劃。載於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(主編),2022「音樂藝術與教學學術研討會」 論文集(頁1-10)。 屏東市: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。 |
2019 |
何育真(2019)。 資訊融入國小五年級藝術領域音樂節奏教學之研究。載於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(主編),2019「藝質的多彩音樂、美術與文化跨 界」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(頁35-44)。 臺東市: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。 |
2017 |
何育真(2017.12.)。UbD 應用於國小多元文化音樂課程設計。載於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(主編),台灣音樂語境的資源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(頁 106-120)。花蓮市: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。 (ISBN:978-986-05-2941-8) |
2016 |
何育真(2016. 5. 29)。「衍生音樂教學原理」應用於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之教學。載於臺南大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研中心(主編),2016 藝術與 人文學習領域教學研究研討會 大會手冊冊(頁 10-11)。臺南市:國立臺南大學 |
2016 |
何育真(2016. 5. 24)。 應用「多面向模式」於國小新移民子女多元文化音樂課程方案之研究。載於國立臺東大學音樂學系(主編),2016 年國際音樂教 育研討會大會手冊(頁 14-15)。 臺東市:國立臺東大學音樂學系。 |
2015 |
何育真(2015. 11. 28)。「衍生式音樂學習」在國小音樂才能班聽寫課程之應用。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(主編),第一屆全國藝術才能班課程與教學論 壇:適性揚才「藝」起來研討會大會手冊(頁 7-8)。臺北市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。 |
2014 |
何育真(2014. 10. 30)。衍生教學法在「音樂理論與實作」通識教育課程之應用。載於慈濟大學(主編),2014 年卓越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(頁 1- 10)。花蓮市:慈濟大學。 |
2014 |
何育真(2014. 5. 14)。從美感認知觀點談音樂與健康之關係。載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(主編),2014 年第二屆音樂與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」大會 手冊,(頁 15-17)。新竹市: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。 |
2011 |
何育真(2011. 12. 24)。D. J. Elliott「實踐哲學」及其對學校音樂教育實踐之啟示。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(主編),音樂教育的新視野:素養、 表現、賞析、創造研討會論文集(頁55-73)。臺北市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。 |
2010 |
何育真(2010. 12. 2)。B. Reimer「美感教育」與 D. J. Elliott「實踐哲學」立論之研究。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學系(主編),2010 新世紀音樂教育國 際研討會(頁 5-8)。高雄市: 國立高雄範大學音樂學系。 |
2009 |
何育真(2009. 12. 26)。B. Reimer音樂教育哲學及其應用於國小「藝術與人文」領域之教學實作設計。載於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(主編),2009年音樂 教育學術研討會系列「音」材施教」:音樂教學法在臺灣之發展與創新論文集(頁107-133)。臺北市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。 |
2009 |
何育真(2009. 6. 13)。B. Reimer「美感教育」與D. J. Elliott「實踐哲學」立論對臺灣音樂教育發展之探究。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(主編), 2009年音樂教育研究生論文發表論文集(頁7-8)。臺北市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。 |
2004 |
何育真(2004a)。「藝術與人文」領域課程統整設計之哲學探究—以杜威之試驗主義為例。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(主編),九十三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(頁1431-1464)。屏東市:國立屏東師範學院。 |
2004 |
何育真(2004b)。以「指涉主義」之美學觀點分析國小「藝術與人文」領域康軒版本之音樂欣賞教學策略。載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(主編),2004年音樂 教育學術研討會系列一音樂教育研究的時代趨勢與派典研究論文集(頁35-58)。臺北市:臺北市立師範學院。 |
2004 |
何育真(2004c)。探討「阿多諾」之批判美學思想及其對藝術教育的啟示。載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(主編),2004年音樂教育社會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(頁7-28)。 新竹市:國立新竹師範學院。 |
2004 |
何育真(2004d)。教學方法與教學創新—「藝術與人文」領域與「家庭教育」相關議題之課程統整實例。載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育學程中心(主編), 2004年國中小教師九年一貫課程 藝術與人文」領域專業知能進階研習營(頁1-12)。臺北市: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育學程中心。 |
2003 |
何育真(2003)。從國民小學「藝術與人文」領域的課實施現況探討未來藝術教育的發展。載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(主編),「藝術與人文」領域教學理 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(頁201-218)。 新竹市:國立新竹師範學院。 |
曾參與之研究計畫
一、科技部之研究計畫
年 度 |
說 明 |
2014 |
大學音樂系學生完美主義與預期演奏焦慮關係之探討(曾擔任計畫之共同主持人,MOST103-2410-H-134-028)。 |
2013 |
專業音樂演奏者健康促進方案之成效評估 -以大學音樂系學生及職業樂團演奏家為對象 (擔任計畫之協同研究人員,NSC102-2410-H-134-033)。 |
2012 |
銀髮族之體能促進與科技活用(工程、生物、人文跨領域整合型計畫) (擔任子計畫四「長青樂活音樂e 學園-音樂律動應用於高齡者體能健康促進之研究」之協同研究人員,NSC101-2627-E-002-006、NSC102-2627-E-002-006、MOST103-2627-E-002-005)。 |
二、教育部補助國立臺東大學之大型計畫
年 度 |
說 明 |
2019 |
協助學務處執行教育部補助國立臺東大學之「108年年度高教深耕計畫」,心輔組之計畫名稱為「旭日東昇,愛在東大」-「臺東縣高中職學生參訪活動」與「礙的初聲大學生涯情報讚」。 |
2018 |
協助學務處執行教育部補助國立臺東大學之「107年年度高教深耕計畫」,心輔組之計畫名稱為「有愛無礙-邁向大學路計畫」。 |
2017 |
協助學務處執行教育部補助臺東大學之「106學年度弱勢起飛計畫」,心輔組之計畫名稱為「築夢在心-讓愛飛揚」。 |
2016 |
參與臺東大學人文學院承接教育部「東臺灣飲食的文化觀察、批判與實踐東大’a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」計畫,擔任共同主持人。 |
三、國立臺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地方教育輔導計畫
年 度 |
說 明 |
2017 |
申請與執行地方教育輔導計畫—透過整合性音樂能力(Comprehensive Musicianship, CM)實踐創新的藝術與人文領域音樂課程設計, 協助計畫案之執行、授課、與結案報告撰寫等。 |
2017 |
申請與執行地方教育輔導計畫—增能偏鄉學校,美力創新教學駐點輔導,協助協助計畫案之執行、授課、與結案報告撰寫等。 |
四、國立臺東大學、慈濟大學之研究計畫
年 度 |
說 明 |
2017 |
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創新精進教學計畫「教學專題研究類」-「奧福教學法」之主持人 |
2015 |
慈濟大學「創新與特色教學計畫」之主持人。 |
2014 |
慈濟大學「藝術與美學」教師專業社群計畫之主持人。 |
技術報告
年 度 |
說 明 |
2012 |
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(2012)。國中、國小音樂班專門課程教學與評量:促進國民中、小學藝術才能班優質發展專案計畫(擔任國中、國小專門課程教學與評量之撰稿委員)。臺北市:教育部。 |
2005 |
教育部國民教育司主編(2005)。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六年級、九年級基本素養指標解說手冊(擔任素養指標撰稿及解說手冊編撰委員)。臺北市:教育部國教司。 |
產學合作經驗
年 度 |
說 明 |
2012-2018 |
何育真(2012-2018)。南一生活教科書編輯。臺南市: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。 |
2013 |
何育真(2013)。「慈濟歌、慈濟史」音樂教材編纂研究。慈濟基金會、靜思人文志業股份有限公司。 |
2010 |
何育真(2010)。天使美術館之音樂資料庫建立(長榮交響樂團、上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、奇美出版CD之音樂內容分析)。臺北市:天使美術館。 |
學術研究獎勵
年 度 |
說 明 |
2017-2021 |
榮獲國立臺東大學106學年度、107學年度、109學年度、110學年度學術研究獎勵。 |
2017 |
「奧福教學法」課程榮獲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創新精進教學補助 |
2013-2014 |
榮獲慈濟大學102學年度、103學年度學術研究獎勵。 |
獲 獎
年 度 |
說 明 |
107學年度 |
榮獲臺東大學107學年度「全校優良導師」 |
108學年度 |
榮獲臺東大學108學年度「音樂系傑出教學教師」 |
108學年度 |
獲選臺東大學108學年「人文學院傑出教學教師」,並通過人文學院審薦成為「校傑出教學教師候選人」 |
學術、演講、與演出活動
年 度 |
說 明 |
2022 |
受基隆市政府教育處邀請,連續四年擔任基隆市「藝術才能班招生暨鑑定說明會」音樂班之專家學者講座與諮詢委員,講題為「國民中、小學藝術 才能音樂班之課程與教學」。 |
2021 |
受邀至新北市特教資源中心資優組,擔任藝術才能資賦優異之專家講座,講題為「美感跨域素養導向教學之課程設計」。 |
2020 |
受邀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擔任「全國藝術才能班課程與教學論壇:『潛適藝才』圓桌論壇:藝教有方-潛能評估探討」音樂組之與談人。 |
2020 |
受邀至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,擔任音樂學系專題之講座,演講主題為:「達克羅茲音樂節奏律動教學」。 |
2020 |
受邀至新北市特教資源中心資優組,擔任藝術才能資賦優異之專家講座,講題為「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暨美感跨域素養導向教學」。 |
2020 |
受邀至臺東市馬蘭國小音樂班,擔任藝術才能音樂班專題之講座,演講主題為:「達克羅茲音樂節奏律動教學」。 |
2020 |
受邀至臺東市臺東大學附屬國小研究處與「國際教育、英語、藝術、自然」學術研究會,擔任跨領域社群研究會講座,演講主題為:「美感跨域的 素養導向教學」。 |
2019 |
受邀至基隆市政府教育處,擔任教育部補助基隆市「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會議」音樂類別之專家學者講座,講題為「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之音樂教 學」。 |
2019 |
受邀至臺東大學附屬國小藝術才能班,擔任藝術才能班專題講座,演講主題為:「美感跨域-資訊融入藝術領域音樂節奏教學」。 |
2019 |
受邀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, 擔任「2019全國藝術才能班課程與教學論壇:『華.翔.藝』」「藝教有方-藝才課程與教學動動腦」音樂 班組之講評人。 |
2018 |
受教育部邀請,擔任東區「藝術教育政策藍圖-圓桌交響論壇」之與談人。 |
2018 |
受邀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音樂教育研究所演講,講題為「音樂教育哲學—實踐哲學」。 |
2018 | 受邀至基隆市各國小擔任「藝術領域」學習社群講師,講題為「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素養導向之教學」。 |
2017 |
受邀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, 擔任「2017全國藝術才能班課程與教學論壇:『議.藝.意』」中「教學實務工作坊」音樂班組之講評人。 |
2017 | 受邀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音樂教育研究所演講,講題為「音樂教育哲學—美感教育」。 |
2017 |
受邀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,擔任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大學精進師資素質計畫-子計畫2-3「學」「教」音樂的翻轉與開放之專家學者講評人 |
2016 | 參與國立臺東大學音樂學系「教授聯合音樂會」之演出。 |
2016 |
受邀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音樂教育研究所演講,講題為「音樂教育哲學—美感教育與實踐哲學」。 |
2016 |
受邀至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教育研究所演講,講題為「跨領域音樂創新教學-動態音畫」。 |
2016 |
受邀至基隆市國小藝術能音樂班擔任「藝術與人文領域」學習社群講師,講題為「音樂才能班之課程與教學」。 |
2015 |
受邀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,擔任「人文社會領域博士人才培育專案計畫」焦點座談之與談人。 |
2015 | 受邀至國立臺東大學音樂學系,擔任「傳承—台灣傳統音樂承先啟後」研討會之與談人。 |
2015 |
受臺東縣政府教育處邀請,擔任美感教育系列-音樂教學增能工作坊之主講人,至臺東縣武陵國小主講「達克羅茲音樂節奏律動教學」。 |
2015 |
受教育部國民小學師資培用聯盟國立臺南大學「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」教學研究中心邀請,擔任「偏鄉國小音樂教育教師成長營」講師,至臺東縣東海 國小演講,講題為「藝術與人文領域—音樂與律動教學」。 |
2014 |
受邀至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,擔任第二屆「音樂與健康促進」國際研討會之議程委員會委員( Program Committee Members )。 |
2013-2014 |
受慈濟基金會敦聘為「慈濟人文教育課本編纂工作坊」之指導教授。指導花蓮、臺南地區之慈濟小學 、慈濟中學等音樂教師與表演藝術教師,共同編纂 「慈濟歌慈濟史」之「藝術與人文」領域教材。 |
2011 | 受邀至桃園縣青溪國小演講,主講「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與直笛教學」。 |
2004 |
受邀至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育學程中心演講,擔任九年一貫課程「藝術與人文」領域專業知能進階研習營主講人,主講「教學方法與教學創新 —音樂與律動教學」。 |
研究生碩士論文指導
研究生 |
碩 士 論 文 題 目 |
陳丁源 | 「律動教學運用於國小低年級聽障兒童節奏能力之行動研究」(已畢業) |
林南佑 | 「國民小學音樂教師直笛教學歷程之後設認知個案研究」(已畢業) |
呂念宥 | 「國小音樂教師於民間管弦樂團之參與歷程與對弦樂團教學之影響」(已畢業) |
高曼萍 | 「臺東縣績優國中管樂團指導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」(已畢業) |
江羽喬 | 「大學音樂系教師教學專業知識之個案研究」(已畢業) |
洪采安 | 「國小音樂教師於不同教學場域的教學信念與教學實踐之研究」(已畢業) |
李柏旻 | 「奧福教師於幼兒園美感領域音樂教學歷程之個案研究」(已畢業) |
蘇彥輔 | 「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爵士鼓個別課學生節奏能力之行動研究」(已畢業) |
張廷瑄 | 「臺東縣國小社團教師排灣族歌謠教學實務之個案研究」(已畢業) |
蘇群媛 | 「臺東縣泰源書屋打擊樂社團指導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踐之研究」(已畢業) |
黃韋勝 | 「《Rock School》檢定教材之內容分析研究」(已畢業) |
卓彥伶 | 「大提琴教師於藝術才能班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」(已畢業) |
蔡家豪 | 「《Early Star on the Viola》及《String Builder : A String Class Method Viola Book》兩套中提琴教材內容分析」(已畢業) |
謝蕎羽 | 「《艾弗瑞全能鋼琴教本》與《布拉姆階梯鋼琴教本》初級鋼琴教材之內容分析研究」(已畢業) |
雲聖元 | 「《悠然小提琴教材》之內容分析研究」(已畢業) |